想要將食品出口!? 外銷前這些TIPS一定要知道!
你是否也曾經想過,把自己用心製作的食品賣到國外?也許你的果乾、茶葉、堅果禮盒已經在台灣賣得不錯,也許國外朋友吃過後瘋狂稱讚,還許你一個「你一定要外銷」的未來。
那麼,接下來的問題就是:怎麼開始?很多人以為食品出口就是「打包 → 找快遞 → 寄出去」,看似簡單,但真正的出口流程,其實遠比你想像的複雜。尤其是食品。它不只是物流,還牽涉到法規、標示、包裝語言、當地檢驗制度等等,只要一個環節沒搞懂,可能就卡關、退件,甚至影響品牌信譽。
這篇文章,就來跟你聊聊食品出口前的三大關鍵重點。讓你在正式出海前,少走冤枉路,也更清楚要怎麼開始這條「外銷之路」。
TIPS 1:了解目的地國家的食品進口法規
出口第一步,並不是問「可以寄嗎?」而是要問「這東西在對方國家能合法上架賣嗎?」
不同國家的進口法規有很大差異,以下是幾個常見例子:
-
美國:需要完成 FDA 登錄,並符合營養標示、過敏原揭露與包裝規範。
-
日本:對食品添加物限制非常嚴格,某些防腐劑或香料可能直接禁止。
-
東南亞部分國家:需要清真認證(Halal)才能進通路,尤其是馬來西亞、印尼。
-
中國與香港:包裝需有簡體標示,且註明進口商與報關文件。
如果你不了解這些,光靠寄快遞是過不了關的。而且就算順利進去,沒有合格標示與授權文件,還是無法上架販售,甚至會被要求回收。若要避免這類狀況,建議在你出第一批貨之前,先確認目的國的進口法規,或找專業團隊協助你做「出口前合規評估」。
TIPS 2:你的包裝,可能是最大障礙
許多出口食品被卡關的主因,其實不是產品不好,而是「包裝沒過關」。
常見問題包括:
-
標示內容只有中文,沒有當地語言
-
營養成分表不符合當地格式
-
沒有註明原產地、保存期限或食用方式
-
文字太小、資訊位置不明確(例如印在封膜上)
-
使用敏感用語,如「治療」、「抗發炎」、「100%天然」,在某些國家會被視為誇大或違規
包裝設計不是單純設計美不美,而是要符合當地的規範。每個國家對食品標示的要求都不同,這也意味著你可能需要為外銷市場做一套「專屬包裝版本」。這部分會建議請設計師與出口顧問合作,製作一版符合當地法規的包裝版本。小量出貨時,也可以用貼標方式處理。
TIPS 3:找懂出口流程的團隊,一起打團體戰
很多品牌在前期會選擇「自己先做做看」,但當你開始接觸實際流程,就會發現食品出口並不是單靠熱情就能完成。
最常見會遇到的瓶頸有以下幾種:
-
不知道如何申請出口所需文件、報關單、檢驗報告
-
配方中的某些成分不符當地規定,需調整但無技術支援
-
第一批出貨量太小,運費高得嚇人,根本無利潤
-
通路要求一定條件(如冷鏈物流、條碼規格),自己無法處理
所以,若想少走彎路,你需要一個懂法規、懂包裝、懂市場與通路的人或是團隊,協助你整合出一條真正可執行的出口路線。
我可以怎麼開始?
以下是建議的起手式流程,讓你從準備出口開始更有方向:
-
明確你的目標市場(例如:想先打美國電商還是日本伴手禮店?)
-
確認產品配方與規格是否可出口或需調整(可先提供清單請顧問初步評估)
-
針對出口目的地的包裝需求,開始設計或貼標計畫
-
選擇一種初步出貨方式(如少量市集、代購通路、跨境電商)進行市場測試
-
尋找具有實務經驗的團隊/批發商合作,一開始就讓專業的處理合規、報關與物流流程
台湖食品|讓你的產品走出台灣,穩穩落地海外市場
如果你正準備將食品外銷,卻不知道從哪裡開始,或已經卡在某個環節,我們可以成為你的出口導航員。
台湖食品專注於食品批發與外銷代辦多年,提供:
-
各類食品出口前合規檢查與法規顧問
-
協助設計/貼標外銷專用包裝版本
-
報關、檢驗、冷鏈與常溫物流流程代辦
-
協助配合海外買家、平台、展會需求
-
可支援 OEM/ODM、少量客製包裝、出口試水
不論你是第一次出口,還是打算正式拓展國際市場,我們都能依據你品牌的規模與需求,提供合適的規劃與實務支援。歡迎與我們聯繫,一起讓你的產品,走出台灣,站上世界舞台!